關於 WHITE SPACE
WHITE SPACE,意思是留白的空間。留白一詞指藝術創作中為整個作品畫面更為協調與有美感而可以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像的空間。留白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畫畫,比如文章,比如音樂,比如建築,比如攝影。
留白,是中國藝術作品創作中常見的一種手法,一種東方美學的特徵。
古往今來,留白用得好的都是大師,留白用得好的作品,都是好的作品。
在領導力的領域,留白是一種修為,是一種空間。
留白,是領導者可以停下來反思自己的空間。
留白,是領導者暫時還沒看見,但一切綻放成長的可能性。
留白,是一種智慧,讓我們去包容不同的見解。
留白,是一個空間,讓彼此去創造,去天馬行空
留白,也是騰出一個對話的空間去創造連結,共同描繪未來。
我們的團隊希望透過這個留白的空間,協助領導者與組織同步去綻放最好的自己、最佳的狀態,為自己與組織帶來最大化的成長進步。
Our Team 我們的經營團隊
Edward Cheng 鄭博文
慧培國際管理顧問公司台灣區人才發展總監
企業教練/策略引導師
台灣人,具多個行業的豐富人力資源管理經驗, 清大教育與心理諮商學系碩士,現職清大教育與心理諮商學系團體動力講師。
Edward 過去有將近18年的HR主管經驗,有2/3的時間是跟企業的CEO一起工作,能夠從企業經營的高度來規劃組織的人才發展。協助主管不只是知道還要能夠做到,從系統性的角度完整的規劃與提升主管的關鍵能力以帶來組織的成效。
Edward具有深度的心理學背景,是許多企業CEO與高管的個人教練、系統性團體教練的研究者與實踐者,透過團體引導與團體教練的過程轉動團體動力,覺察自我行為的盲點與練習新的行為,移除慣有的行為干擾,以加速達成主管的目標達成。
Edward尊重每個人的獨特性,也堅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智慧與價值。Edward擅長於引導團體對話與共創,透過設計客製化的流程,讓團體動起來,讓平常不太願意表達自己的主張的成員也參與進對話當中,一起共創與合作。Edward引導的團體對話除了注重客製化的對話流程以外,也非常注重視像化的展現,這也與Edward本人在藝術方面的涵養有關。他非常擅長以多元的媒材來帶領團體與個人作反思與表達,總是能夠帶領大家有更深刻的體會與覺察。
Edward在組織的人才發展上,曾經獲得兩次TTQS(台灣訓練品質系統)金牌以及台灣國家訓練品質獎。
Edward 擅長於 願景策略會議引導(Vision and Strategies Workshop) 、商業模式引導 (Business Model Workshop)、團隊教練 (Group Coaching)、高管教練(Coaching) 以及教練領導力(Coaching Leadership)。
Edward曾經與不同行業的客戶合作,包括富邦人壽、BMW、Deloitte 、Impact Hub、凌陽科技、廣達電腦、太古汽車、円星科技、和泰汽車等。
Claudia Lau 劉凱銘
慧培國際管理顧問公司亞太區人才發展總監
領導力教練/講師
香港人,現居台灣,兩岸三地領導力引導師/教練。
多個心態成長課程的認證導師,包括:高效人士的7習慣、美國太平洋學院Investment in Excellence 與 Ripplemaker 等。
Claudia 在跨國企業工作多年,對不同文化的領導風格有一定的瞭解。她同時擁有超過15年兩岸三地的領導力訓練和教練經驗,曾經透過訓練與教練協助超過5000位經理人成長銳變。透過這些難得的經驗,Claudia更認識到華人的領導者在管理上的優勢與需要突破的盲點,並深深相信真正的改變一定要發自內在,才會有長久的效果。
Claudia擅長於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優勢領導力(Strengths-Based Leadership)、教練(Coaching) 以及教練領導力(Coaching Leadership)。 個人使命是透過以上三個方向,為職場帶來更多和平、快樂與成長,讓職場成個人與組織同步綻放的舞台。
Claudia參與設計、訓練與教練的人才發展計劃曾經奪得多個國際獎項,包括:ASTD美國訓練與發展協會、Hong Kong Best Practice 與ChAina Award等。
Claudia曾經與不同行業的客戶合作,包括奢侈品、汽車、保險、科技業、美妝、銀行、製造業、物流供應鏈等。客戶包括:Chanel、港鐵MTR、歐萊雅集團(萊雅)、BMW、太古汽車、Mercedez Benz 賓士、 BLUEBELL集團、美贊臣、光寶科技、富邦、南豐集團、現代貨箱碼頭、FOX、Moore Stephens、香港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
我們的WHY
Our WHY
我們的經營團隊有著極豐富的領導力發展經驗,隨著我們接觸不同行業、不同國籍、不同級別的領導者,我們更堅信隨著VUCA年代的到臨,現代的職場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擁抱每個員工作為個人的需要與追求,更需要尊重每個個體的不同。把快樂、和平與成長帶進職場是多年來一直驅動我們的WHY。
因此,我們的工作坊結合了正向心理學、欣賞式探尋、心態成長工具與領導力發展,去幫參加者從綻放最好的自己開始,從而建立一個積極投入、擁抱多元、綻放高效的團隊。
同時,工作坊也運用了了群體教練輔導(Group Coaching)的方式去幫參加者反思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以建立更積極正面的領導風格,把別人最好的一面誘發出來。
「正向心理學」一詞正式出 現為美國賓州大學教授Martin E.P. Seligman於2000年所提出,其目的在 幫助個人找到內在的心理能量。
2012年1月,哈佛商業評論用了「快樂競爭力」作為主題,記載了不同的研究都證明了快樂的員工不但生產力較高,銷售和創意都比其他人更高。而生活滿意度高的員工,更有可能得到顧客的好評,也會帶來更多的利潤。
Shawn Achor 稱之為「快樂競爭力」-就是企業在多方面的表現都會因為我們的正向思維而有所提升。除了他以外,Sonja Lyubomirsky 、Laura King 和 Ed Diener等人也不約而同地研究得出員工的生活滿意度和生產力銷售量和創意有著一定的關係。
2009年,Daniel Pink 更在他的著作<Drive>中指出了傳統的蘿蔔與大棒(Carrot and Stick)的激勵方法很多時會產生不必要的反效果。取而代之,讓員工感到有自主(Autonomy),有成長(Mastery)和意義(Purpose)才是長遠有效的激勵方法。
隨後的十幾年間,全世界各地的企業都紛紛積極把快樂競爭力、正向心理學帶進組織。
你們呢?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