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05/03/2018

教練的生涯中,我發現到很多領導者是以自己喜歡的領導風格去做範本,並用這個模式來管理所有的人,切切實實地實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精神。

「我不喜歡別人挑剔我,所以,我也不太會批評我的下屬,都給他們足夠的尊重。」

「我覺得出來打工就是為了報酬,所以,只要有表現的人,我絕對會為他們爭取好的調薪與福利,其他一切窩心的話都是多餘的空談。」

「我一直相信只要我值得,不用我開口,我的老闆都會給我應得的回報。所以,我不喜歡主動爭取,我也不想看到我的下屬跟我斤斤計較。」

「我不喜歡在公司談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也不會特別去八卦我的團隊他們生活的狀況,我覺得這是尊重他們的隱私。」

面對新世代員工,以自己的標準去看管理,真的就足夠了嗎?我一直在尋覓答案。

最近在LINKED-IN上看到千禧世代Elizabeth McLeod寫給公司管理層的公開信「為什麼千禧世代放棄你的公司?」"Why Millennials Keep Dumping You: An Open Letter to Management",我個人覺得蠻有啟發的,很想要跟大家分享。她畢於美國波士頓大學,曾經在美國不同的企業工作過。包括行政工作廣告公司和餐廳等。她的老闆從24歲到64歲都有,文章提到她想要企業裡面所有管理者了解-關於千禧世代員工的迷思。

原文的連結在這裡-我建議大家可以去讀一下: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why-millennials-keep-dumping-you-open-letter-lisa-earle-mcleod

我這邊摘錄一下文章的重點:

千禧員工離職的主要原因:

  1. 領導者容忍不良表現 (You Tolerate Low Performance)
  2. 光看投資回報率是不夠的-我想要看到我如何貢獻(ROI is not enough for me-I want to see how I make a difference)
  3. 企業的文化不僅僅是派發免費的麵包(Culture is more than free Panera)
  4. 對人不對事是OK的(It's ok to get personal)


我嘗試把以上4點比對我教練的時候常常遇到的領導者的一些想法做一個比對:

1. 領導者容忍平庸的表現

    You Tolerate Low Performance

部分領導者的想法:  我是重視人的領導者,所以,遇到績效不好的員工,我會給他們機會-甚至是「不到最後關頭,我也不會送走任何人」。

新世代員工的渴求: 當我全心全意投入工作時,我看到領導者對於其他懶散的人包容甚至縱容,我會質疑這個團隊的標準。


2. 光看投資回報率是不夠的-我想要看到我如何貢獻

    ROI is not enough for me-I want to see how I make a difference

部分領導者的想法:  企業是講求績效的地方,任何的決策都要講求投資回報率(ROI)。員工應該看到公司未來的發展會為他們帶來更多的回報。

新世代員工的渴求: 我關心的是我如何改變世界、我每天的工作為這個客戶、為世界帶來什麼貢獻,而不是冷冰冰的財務報表。


3.企業的文化不僅僅是派發免費的麵包(週邊的花招)

  Culture is more than free Panera

部分領導者的想法: 只要我們公司能夠提供有趣的工作環境,把會議室重新粉刷上繽紛的色彩、讓大家在躺椅上開會,就能夠吸引新世代員工。

新世代員工的渴求: 我當然喜歡這些週邊的福利與環境,但是對於公司的文化-我更在乎的是跟我共事的人是否對工作有熱情?我的上級是否願意挑戰舊有的框架-嘗試不同的思維?


4.對人不對事是OK的  

   It's ok to get personal

部分領導者的想法: 管理的工作要公平,就是要對事不對人,跟員工的溝通要就事論事,最好用數據來討論,這才夠理性。

新世代員工的渴求: 如果你眼中我只是一個數字,我也只會用我拿到的工資來看待工作。我更渴望我的獨特貢獻被看見,我是一個個體,我跟其他人不一樣。


你看到了什麼?

這個比對讓我感概有時候因為世代和年齡的不同,領導者有很多善意的做法不但對新世代員工沒有幫助,反而造成反效果。所以,只要我們多去了解對方真正的需求,從對方的角度去給予,也許,我們會少走很多冤枉路,也讓我們在帶領不同世代員工的時候更有效果,事半功倍。

各位領導者,是時候從「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或「己所欲,施於人」,邁向「人所欲,施於人」了。


反思提問

  1. Elizabeth 所提出的4點,哪一點對你最有啟發?為什麼?
  2. 看完圖表中的4個比對,你對於自己在管理新世代員工的一些特性,有什麼新的看見?
  3. 如果要開始做一個小改變,讓你更有效的管理/激勵新世代員工,你會做些什麼?

Lead yourself first with authenticity and positivity that other people will choose to follow.Positive Leaders, Positive Organizations.

作者

Claudia Lau. 劉凱銘

兩岸三地領導力講師/教練多個心態成長課程的認證導師,包括:高效人士的7習慣、美國太平洋學院Investment in Excellence 與 Ripplemaker 等。擁有超過15年兩岸三地的領導力訓練和教練經驗,曾經訓練超過5000位經理人。
專注於透過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優勢領導力(Strengths-Based Leadership)以及教練學(Coaching)為職場帶來更多和平、快樂與成長,讓職場成個人與組織同步綻放的舞台。
Email:claudialau@whitespace.com.hk

Line: claudialau418

WeChat: claudialau418